佛教27个最基本的常识

     一,什么是佛?
佛是证得“无上正等正觉”的觉者,释迦牟尼佛说过,一个普通人也就是凡夫从初发心到成佛,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,而且成佛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修相好,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。所以靠自力成佛,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时间,佛有无量无边,我们常说的佛即指本师释迦牟尼佛。
二,什么是佛教?
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,意为对世出世间一切恶行皆不要去做,而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善行应当积极努力的去奉行。佛教不是搞宗教,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样的看法,说佛教不是宗教。佛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对众生的言传身教,能够依教奉行,就是按释迦牟尼佛说的去做,就是佛教。
三,什么是佛法?
佛法是释迦牟尼佛49年的讲经说法,佛弟子整理和记录的佛经。在我国有“三藏十二部”,三藏即经、律、论,十二部即佛说经分为十二类,亦称十二分教,即长行、重颂、孤起、譬喻、因缘、无问自说、本生、本事、未曾有、方广、论议、授记。
 
四,什么是菩提心?
菩提心的本体就是利益一切众生、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,《现观庄严论》中所说:“发心为利他,求正等菩提。”求无上菩提之心,又称无上菩提心、无上道心、无上道意,或略称道心、道意、觉意。此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,是净法长养之良田,若发起此心,勤行精进,则得速成无上菩提。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的这种心愿,就叫菩提心,就是菩萨所行的菩萨道。
五,什么叫三皈依?
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,受到三宝的加持。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:一皈依佛,二皈依法,三皈依僧。佛者觉也,法者正也,僧者净也。有外在的三宝,也有自性的三宝,即“觉正净”。
六,什么是三学?
佛法的三学是:戒、定、慧,戒定慧,又称三无漏学,《楞严经》有言:“所谓摄心为戒,因戒生定,因定发慧,是则名为三无漏学”。修戒,完善道德品行;修定,致力于内心平静;修慧,培育智慧。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,即循序渐进的关系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;有了品德,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;内心平静了,应进一步提升智慧。
 
七、什么是三毒?
“贪嗔痴”被称为三毒,贪图世间的名利和五欲六尘的享受,五欲指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种欲望,六尘指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等六种境界,贪得无厌,死后就会投生到饿鬼道。对世间的善恶是非不能分辨,就是愚痴,死后会投胎到畜生道。见什么人和什么事,老是发脾气,就是嗔心,嗔心死后会下地狱。“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”,只要片刻之间生起对他人的仇恨和愤怒,那么千千万万个妨碍修行的罪恶就会滋生出来。一嗔一地狱,嗔是地狱之源,人一生气就如同在地狱中行走,炼狱之火焚烧身心。嗔心还会火烧功德林,以往所做的功德都将成为泡影。所以勤修戒定慧,熄灭贪嗔痴,就断了三恶道的因。
八、什么是三法印?
三法印,是释迦牟尼世尊,自人生现实的生老病死问题中,研究其果,推察其因,所观察出的现实上的真理,这真理就是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。”判断佛法是否究竟,即以此三法印去衡量。所以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就是三法印。
九、什么是四法印?
四法印即“诸行无常,诸漏皆苦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。诸行无常:是指世间一切事物,皆在刹那间迁流变异,没有一个常住不变;诸漏皆苦,众生的种种行为都是有漏的,都不能真正积累下来,就像“竹篮打水”。诸法无我:一切法中,没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我。这个我,本身就是业报所致,能见闻觉知的我,本身就是生灭法。涅盘寂静,确认了一切法虚妄不实,就知道了如何才能停止无量世生死不息,灭尽一切法的时候,就再也不会有来世。这样也就灭尽了一切苦,这就是涅盘寂静。
 
十,“四大皆空”是什么?
佛教里的“四大”指的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是构成宇宙一切万事万物的基本因素。就是世界也是“四大”组成的,也有“成住坏空”的过程,人这个色身也是“四大”因缘假和的身体,四大不调就会生病,四大解体就会死去,所以说“四大皆空”。四大不是人们理解的“酒色财气”,这是一种五戒,四大是“地水火风”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佛珠网原创文章。